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微敖 種昂 2022年5月6日,張欣欣、張文宏、陳賽娟三位上海學者,在國際著名醫學刊物《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上海應對當前新冠奧密克戎疫情:拯救生命的努力》(Shanghai’s life-saving efforts against the current omicron wav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一文。
該文介紹,在上海580萬60歲以上的人群中,接種疫苗的比例為62%,而只有38%接種了疫苗加強針。截至2022年5月4日,在503例新冠死亡病例中,只有25名患者接種了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死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為4.97%。
文章表示,“如果不采取嚴格的公共衛生措施,包括大規模病毒核酸檢測和抗原篩查,在方艙醫院和隔離酒店分別隔離感染病例和密切接觸者,以及對疫情嚴重地區實行封控,那么在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中的重癥病例和死亡人數可能會很高”。
因此,“上海對疫情嚴格而全面的控制策略實際上是為了減少感染人數,為重癥新冠病例提供早期診斷和充分治療,從而將病死率降至最低,并為疫苗的全面接種贏得時間。”
同時,“中國大約有4,900萬60歲以上的老人尚未接種疫苗,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患有基礎疾病。上海和其他城市堅持動態清零政策將有助于度過目前全國人口免疫屏障尚薄弱的短暫階段。”
文章介紹,在中國內地現有的疫苗之外,“一些專門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新疫苗,包括mRNA疫苗、滅活疫苗、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等也已獲批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并將很快可供應急使用”。
而“下一個挑戰將是如何加強衛生工作者和公眾的溝通,使民眾克服對疫苗的‘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讓所有人、特別是老年人和脆弱人群都能獲得疫苗接種服務。”
此外,“生產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充實包括重癥監護室和重癥監護團隊的醫療資源,培訓能夠為疾病防控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務的基層醫務人員等工作,都在推進之中”。
作者張欣欣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臨床病毒研究室主任、教授;張文宏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陳賽娟為該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